2025/5/16

  農業部與日本笠間臺灣辦事處攜手推動臺灣優質水果供應茨城縣中小學營養午餐合作計畫,今(114)年邁入第七年,展現臺日農業交流與友誼的深厚成果。2025年度由臺灣鳳梨率先登場,預計供應茨城縣水戶市、石岡市、大子町、笠間市、守谷市等92所中小學,讓逾33萬名日本學童享用風味絕佳的臺灣農產。

  農業部表示,為協助鳳梨等重點果品穩定拓展外銷市場,農業部持續透過田間管理輔導、包裝分級制度與出口拓銷機制,積極強化出口水果的品質控管與穩定供貨能力。同時,近年更依據目標市場標準,推動藥物殘留自主抽驗與強化產銷履歷制度,導入逐粒貼標,確保產品可溯源性,讓臺灣水果在國際市場不僅以美味著稱,更深植「安全、安心」的消費形象。

  為展現此項成果,日方特別於本 (5) 月15日,在笠間市岩間第2小學校舉辦公開供餐交流活動。現場由該校校長石井富美代主持,出席貴賓包括笠間市副市長近藤慶一與教育委員會部長松本浩行。我國則由駐日代表處農業組王清要組長與蔡淳瑩副組長代表參與,共同見證台日農業及教育合作的實質推進。

  本次供餐活動中,日方共採購285箱、共計1,896顆臺灣鳳梨,切片後分送校園學童食用。日方表示,此批鳳梨外觀良好,截切過程中耗損極低,且甜度高、風味濃郁,深受學童喜愛與師長肯定,體現臺灣農產品在品質與食安上的國際競爭力。

  農業部強調,藉由與海外市場地方政府及駐外單位的合作,逐步開拓並深耕各主要出口市場,並結合產地輔導措施與國際行銷推動,已成功提升臺灣水果的全球知名度與市場接受度。未來,農業部將持續整合產業資源、提升品管水準,並加強與海外通路合作,擴大臺灣優質水果在全球的能見度與市場份額。

照片1_我國駐日本代表處農業組王清要組長與學童一起享用營養午餐,了解年輕潛在消費者對臺灣水果的想法與期待。

照片2_笠間市岩間第2小學校營養午餐

照片3_笠間市岩間第2小學校營養午餐營養午餐所使用臺農17號金鑽鳳梨

2025/5/15

       為迎接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的到來,臺北市市場處積極推動城市行銷與振興地方經濟,特別攜手兩大行動支付平台—悠遊付與全支付,共同舉辦「讚聲世壯運 鬥陣廼夜市」活動,鼓勵民眾用實際行動,力挺世壯運,並媒合行動支付業者,邀請民眾觀賞賽事之餘,一同逛夜市,享受美食更享有實質優惠。        本次活動配合世壯運,時間自5月17日起至5月30日止,為期兩週,民眾可於活動期間內,至指定之合作夜市攤販,使用對應之行動支付,每消費滿100元,即可享有25元等值回饋(同一電子支付方式,每週每人限領一次,兩週最多可領取50元),總回饋金額上限為59萬6,000元,送完為止,詳細搭配夜市名單及攤販資訊,請上悠遊付與APP內活動頁面查詢;另外全支付除了本活動優惠外,綁定指定銀行還可再享帳戶付款3%回饋無上限,並搭配精選夜市加碼優惠賺好康!       歡迎市民朋友一同走進夜市,用手機輕鬆付款、輕鬆省,一邊支持在地經濟、一邊為世壯運暖身讚聲。

2025/5/15

       有關媒體報導114年5月13日質詢環南市場近3個月停電10次,經市場處調查4次係優化電力工程、安裝攤商電錶及高壓電檢測等因素需停電,皆有事前公告予攤商周知;另4次係台電無預警停電;2次係台電電壓不穩導致高壓設備安全裝置啟動,造成停電,後續市場處將檢討設計及施工單位有無缺失情形,並加強環南機電設施管理及協助攤商求償,以維護攤商權益及確保用電安全。       查環南市場於114年2月13至17日辦理攤位搬遷作業,18日試營運,為使新環南市場順利啟用,環南市場改建工程承包廠商於2月16日辦理電力優化工程,並於2月19至25日將中繼市場攤位上電錶拆遷至全區攤位使用,以上工程皆於市場休市時間施作,並事前公告、廣播予攤商周知,使影響降至最低。        另4次台電無預警停電係發生於2月12日、4月7日、4月29日及5月9日,停電發生時市場處及物管人員均充分掌握確認現場狀況,並於復電後巡檢各機電設備是否正常運作,確保攤商順利恢復營業。        2次台電電壓不穩造成停電係為5月6日凌晨1點環南市場高壓電設備跳脫造成停電,經高壓電廠商檢測研判係台電電壓不穩導致安全裝置啟動,將安全裝置賦歸後正常供電,惟該日上午7點高壓電設備再次跳脫,為確保環南市場高壓電設備正常使用,市場處立即安排全面檢測環南市場高壓電盤,目前檢測結果均正常,後續市場處將要求廠商加強巡檢及保養,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2025/5/14

農業部已啟動113年度釋迦收入保險理賠程序,由於去年康芮等颱風侵襲臺東縣造成釋迦產量減損,共計1,786位投保農民全數獲得理賠,理賠面積達1,871公頃,理賠金額約3.73億元。農業部已指示農業保險基金核算理賠金額,並協助各承保農會迅速將理賠款撥入農民帳戶,以填補釋迦農民損失、穩定農業生計。   農業部表示,釋迦收入保險自106年開辦,承保標的包括鳳梨釋迦及大目釋迦,保障範圍涵蓋價格下跌及產量減少之風險。本年度釋迦收入保險之理賠,其中鳳梨釋迦計有877位農民獲賠,理賠金額1.97億元;大目釋迦計有909位農民獲賠,理賠金額1.76億元,整體平均每公頃理賠約20萬元,係藉由保險機制,有效填補農民損失。   農業部進一步說明,因鳳梨釋迦自112年重新開放外銷至中國大陸,113年度保單精進調整重點,係計算鳳梨釋迦實際價格時,納入臺東地區農會外銷價格及交易量,以回應農民訴求。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農業經營的風險日益增加,面臨的災害型態多元,為協助農民分散營農風險,農業部近年來致力推動農業保險,目前已開發28種品項、44張保單,該部呼籲農民朋友踴躍投保農業保險,強化災害因應能力,使營農生活更有保障。

2025/5/13

農業部為維護飼主權益,於本(12)日公告犬、貓美容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其重點針對寵物美容常見的糾紛包含犬、貓發生狀況之處理方式,解約之退費規定,飼主逾時接回犬、貓之處理進行規範,並不得記載美容行為涉及動物醫療或宣稱醫療效能及其他有利業者之片面規定。該契約不僅保護毛孩的動物福利,同時也對飼主及業者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規範,保障雙方的權益,後續將對業者及民眾加強宣導及推廣。 寵物美容行業現況   農業部說明,隨著國人飼養寵物比例持續增加,寵物美容產業蓬勃發展,國內相關產業人員也持續精進自己的技術,該部持續輔導國內寵物相關產業,更應照顧毛孩的權益。農業部表示,國人飼養寵物數量增加,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將犬、貓視同親密夥伴或家庭成員甚至自己的小孩,業者亦因應消費者需求,提供各式寵物美容服務。常見的項目有包括修剪毛髮、指甲與洗浴的大美容及只有洗浴的小美容等。整體市場規模約為每年一百億元,從業人員約萬人。為加強對寵物美容業者管理,預防犬、貓美容服務消費糾紛,該部乃訂定公告「犬、貓美容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重點及後續推廣   農業部強調,這次的犬貓美容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將規範服務期間犬、貓發生異常狀況處理方式、解約之退費規定及飼主逾時接回犬、貓之處理方式及責任。同時亦規範不得記載事項,包括不得記載涉及動物醫療行為及宣稱醫療效能及其他有利業者之片面規定等。該部後續將請中華民國寵物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及社團法人台灣畜犬協會協助向業者、從業人員及寵物飼主積極宣導此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也呼籲寵物飼主將心愛的毛孩送至美容業者接受服務時,應先簽訂依照規範訂定的定型化契約。

2025/5/10

為建立專業植物健康服務體系,考試院已於114年4月15日發布訂定「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植物診療師考試規則」,首屆考試預訂於114年5月13至22日間受理報名,並將於114年8月15日至17日間辦理,考區設於臺北、臺中與高雄三地同步舉行,歡迎符合資格之民眾踴躍報名應試。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說明,本屆植物診療師考試為該職類首次舉辦,應考資格為中華民國國民經公立或立案之私立專科以上學校或符合教育部採認規定之國外專科以上學校植物醫學(暨安全農業)、植物保護(技術)、植物病蟲害、昆蟲、植物病理(與微生物)、農藝、農園生產(技術)、園藝(暨景觀、暨生物技術)、農業化學、土壤(環境)科學、森林(環境暨資源、暨自然資源、暨自然保育、資源管理、資源技術)、林業(暨自然資源)研究、自然資源、農業科技、(智慧暨)精緻農業等系、所、科、組、學位學程畢業,領有畢業證書者。考試科目共6科,均採筆試、測驗式題型,包含植物病害診斷鑑定與防治學、植物蟲害診斷鑑定與防治學、植物生理及生理障礙診斷與治療學、植物栽培管理及土壤與肥料學、農藥藥理與應用學及植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學。   防檢署表示,「植物診療師法」已於113年8月7日公布施行,通過國家考試選拔之專業植物診療師,將可提供農民客製化之田間病蟲害及栽培障礙診斷服務,強化作物健康管理,同時協助政府即時監控及通報新興植物疫情,落實農業防疫與食安源頭控管。   防檢署強調,面對氣候變遷與食安挑戰,植物診療師將成為協助農民精準用藥、減少化學農藥依賴、推動農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歡迎符合資格之相關科系畢業社會新鮮人、民眾與從業人員把握機會,取得專業認證,加入守護作物健康與糧食安全的行列。

2025/5/10

每年4月至6月為國產鬼頭刀洄游臺灣東岸高峰期,鬼頭刀肉質鮮甜、細刺極少,向來為外銷熱門漁獲。為加深國人印象、提升在地消費意願,農業部、漁業署與新港區漁會、蘇澳區漁會及東港區漁會攜手,首度於立法院國會康園廣場舉辦「享鱻海味 鬼頭刀 在地挺」行銷記者會,結合「鹹酥雞」經典手法,以創新料理吸引目光,為國產鬼頭刀站台;民眾在家也只要動動手指,到「買魚去GoFish」選購,輕鬆料理即可享受老饕級的鮮美滋味。   本日立法院的行銷活動,立法院韓國瑜院長、陳瑩委員、莊瑞雄委員及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等輪番表達對鬼頭刀產業的支持,現場更有超過20位立法委員一同參與,並大啖低脂無負擔的鮮酥鬼頭刀魚柳及各式鬼頭刀料理,對其美味讚嘆不已。面對國際及外銷關稅壓力,農漁民需要國人用行動力來消費支持,維持產業永續及農漁民生計,因此呼籲國人優先選購健康無負擔的在地鮮鬼頭刀及黑鮪等當季海味,挺在地漁民與漁業。   農業部表示,為確保永續合理利用鬼頭刀資源,自113年9月1日啟動「鬼頭刀漁獲管制措施」,強化鬼頭刀漁業的管理,113年10月台灣新港鬼頭刀漁業改進計畫獲(FIP)被評定為符合綜合等級A級,展現臺灣負責任漁業成果。在夏威夷語中稱鬼頭刀為Mahi-Mahi,有勇猛、威武的意思。而鬼頭刀肉質口感佳沒有魚腥味,簡單煎煮加上鹽巴即可成為一道宴客級的美味,營養方面,鬼頭刀富含蛋白質、支鏈胺基酸、Omega-3脂肪酸、葉酸、維生素B12及多種礦物質,鬼頭刀熱量每100g為78大卡,為雞胸肉的64%,是增肌減脂與低負擔的健康新選擇。   農業部說明,鬼頭刀屬中大型魚,一般較少在市場上出現,因為其細刺極少、營養價值高、而且熱量又低,一直受到歐美人士的喜愛,過去都是以外銷為主,因此支持漁會針對國人需求,開發各種規格的國產鬼頭刀產品供國人選擇。國人除了可至傳統市場、大賣場及便利商店選購,亦能透過「買魚去GoFish」、「鱻魚購」及各漁會網路商城,一指下單、冷鏈宅配到家。邀請全國民眾把握當季鮮美,一起支持在地漁民。

2025/5/7

       針對澳洲進口豬肉驗出微量萊克多巴胺事件,臺北市市場處已要求所轄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場、地下街之攤商(販),務必標示豬肉原料原產地,若有攤商尚未標示者,市場處將陸續協助輔導標示確實,俾為消費者選購參據,以維護食品安全。        臺北市市場處為讓民眾吃的安心、買的放心,對於食品安全均採嚴格要求,除持續配合衛生局辦理市場及日夜市攤商(販)聯合稽查,輔導攤商落實GHP規範外,每年亦委託廠商辦理食材登錄,讓食材透明化,並依衛生福利部規定,要求攤商(販)標示肉類原料原產地,以維民眾知悉食材來源及產地之權益。而為解除民眾對萊豬之疑慮,臺北市市場處今(5/6)日排查轄下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場及地下街之攤商(販),對於豬肉之產地來源標示是否符合規定。本日共稽查1138攤,其中,仍有少部分攤商(販)張貼不符合規定,後續市場處將積極持續協助輔導攤商(販)改善。        臺北市市場處表示,如商品來源標示不實或民眾購買食用後,造成相關食安疑慮並經衛生局開罰屬實,市場攤商部分,將依「臺北市零售市場管理自治條例」第13條第1項第18款及第28條,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處三日以上七日以下之停業處分。一年內受停業處分三次以上者,將終止契約,並收回攤位;日夜市攤販部分,將啟動攤販記點機制,累積3點將終止輔導並強制要求撤攤除名。

2025/5/7

面對即將到來的汛期挑戰,農業部已完成各項防災整備工作,除完備災害緊急應變小組運作機制,及確保汛期間聯絡管道及設備之正常運作外,於治山防災、農田水利、農路林道、農漁畜產業及森林遊樂區等重點領域,各項防汛整備工作也已到位,更要求所屬機關密切注意天候狀況,即時掌握災情,並落實相關作業程序迅速因應;同時籲請農漁畜產業加強自主防災準備,以降低災害損失。   農業部表示,近年我國接連受地震及颱風等事件影響,山區土石鬆動,為避免二次災害發生,於每次災後立即啟動評估機制,調降受影響之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警戒基準值,並建立二次災害高風險區先期告警機制。114年已更新並公開1,745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及79處崩塌潛勢區資料,並持續協助保全範圍社區自主應變工作,包括:雨量觀測、災情回報及疏散保全住戶等,已培訓土石流防災專員累計4,003人,同時督請各縣市政府更新及校核疏散避難計畫及保全住戶名冊,並密切協作完成演練與避難整備。   農田水利設施與農民生計息息相關,農業部表示,全國超過39,000處農田水利設施已完成初、複檢及改善作業,清淤總長度達401公里、量體逾11萬立方公尺,並備妥抽水機、發電機等緊急應變物資與機具,且全數完成測試,可供後續調度及應變所需。   農業部針對森林遊樂區設施及聯外道路已完成全面檢查與整備,除建立即時通報與提早公告休園資訊的機制外,也完成民生物資儲備及防災演練,確保遇災立即應對,以保障遊客安全。另外在漂流木整備部分,已邀集各級政府與公共事業召開漂流木處理整備會議,並進行跨區災後漂流木應變實兵演練,確保災後漂流木發生時能立即處理。   在漁港與漁業設施方面,農業部已請相關單位完成汛期前自主檢查及漁船員上岸避風演練,以使相關執行人員熟悉漁船員上岸避風作業程序;針對補助地方政府採購的179臺抽水機也完成測試整備工作,確保及時排除積淹水。   在農業生產減災整備方面,農業部已強化農漁畜產品生產區排水設施整備,完成372.57公噸倉儲公糧物資減災準備,以及6,180公噸冷藏蔬菜購貯,將持續掌握市場交易情形,適時調配釋出,確保供應價量平穩。   面對汛期,農業部已作好準備、嚴陣以待,也呼籲農漁民朋友,提早檢視自家生產設施、防災設備與備援物資,如有任何災情或損害,請通報地方政府及相關單位,以利即時應變與協助。農業部將持續整合中央與地方力量,強化汛期災害防救能量,與全民共同守護農業生產安全。

2025/5/6

為深化臺灣農產品在日本市場的推廣,農業部於本(5)日舉辦「臺灣水果供應日本茨城縣學童營養午餐記者會」,正式宣告此合作計畫邁入第七年。本次記者會由農業部胡忠一政務次長親自主持,並邀請日本笠間臺灣辦事處坪井勇樹處長、臺南市黃偉哲市長、臺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張裕屏董事長等貴賓蒞臨,攜手見證臺灣水果拓銷國際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農業部說明,為推動國產水果紮根日本市場,該部農糧署自108年7月24日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訂「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六年來穩健推進,依備忘錄內容每年提供臺灣產香蕉、鳳梨、芒果及文旦等多樣水果,供作茨城縣市町村中小學校學童營養午餐使用。透過與日本基層教育體系的深度結合,不僅讓更多學童直接接觸到臺灣水果的天然香甜風味,也有效建立起日本年輕世代對臺灣農產品的良好印象,為未來消費市場的擴展奠定紮實基礎。本年度由臺灣鳳梨率先啟航,預計供應茨城縣內水戶市、石岡市、大子町、笠間市、守谷市等地共92間中小學校,涵蓋3.3萬名以上學童,總量近3公噸。以鳳梨甜美多汁的口感,引領日本學童從小認識並喜愛臺灣水果,進一步拉近兩地民眾之間的情感聯繫。   農業部胡忠一次長致詞時指出,臺灣水果品質卓越、風味獨特,深受國際市場青睞。尤其在日本市場,臺灣鳳梨銷售表現亮眼,自110年以來,因品質良好及該部積極推廣下,市場需求大幅增加,113年臺灣對日本出口鳳梨量更達19,373公噸,創下歷史新高,顯示臺灣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與受歡迎程度持續攀升。   農業部近年積極推動冷鏈輔導相關措施,不但提升生鮮產品的保鮮能力,另一方面,也鼓勵食品業者採用國內優質農產品原料加工為多元農產加工品。本次記者會特別選在綠園牧場加工廠舉辦,旨在向日方介紹臺灣除生鮮鳳梨外,亦生產高品質的冷凍截切鳳梨,冷凍截切產品在保有鳳梨香甜風味的同時,更具備儲存運輸便利、供應期間彈性及學校廚房使用方便等優勢,能有效因應學校營養午餐供應需求。胡忠一次長也強調,本次計畫不僅是水果供應,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樑,透過讓學童於營養午餐中品嚐臺灣水果,自然而然地認識、喜愛臺灣農產品,將有助於培育海外市場長期且穩定的新興消費族群,為臺灣農產品在日本市場的深耕與拓展注入持續動能。   農業部表示,期盼藉由本次活動,讓日方了解臺灣冷凍果品加工的實力,並鼓勵將冷凍截切鳳梨納入未來營養午餐採購選項,擴大臺灣水果在日本市場的多元應用與銷售機會,未來將持續尋求機會擴大與日本各地方行政機關、學校系統及民間通路業者的合作,推動更多形式的國際推廣與交流活動,讓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認識、品嚐並愛上來自臺灣的天然美味,擴增外銷市場多元通路。

2025/5/3

        2025臺北傳統市場節今(3)日於花博長廊廣場盛大登場,為期2天活動邀集超過50攤市場人氣美食進駐,首日主打推出今年度主題「點心運動會」競賽,集結東方小食與西方茶點共42項創意點心,由專業評審與30位市民組成的評鑑團進行「公開美食評選」的現場試吃與評分,並結合先前市場、行銷、美食等專業領域專家進行評核,最終由「士東市場-童家饅頭」、「南門市場-南園食品店」、「南門市場-德慶港點」奪得東方小食組金賞,西方茶點組金賞則由「中山商場的迷上甜點-可麗露de秘密基地」、「水源市場 -民享號咖啡」和「水源市場-索菲烤布蕾」獲得,並由李泰興秘書長親自頒發獎項。       臺北市政府李泰興秘書長今天至活動現場感受臺北傳統市場魅力,除了大口享受傳統市場美食外,也親自頒發獎項給得獎攤商,更在致詞時表示:「臺北傳統市場已不只是採買場所,透過近幾年來的營造與改善,已是文化交流與情感連結的重要據點。今年特別以『點心運動會』為主題,就是為了響應即將到來的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期待以點心這項最具親和力的美食形式,展現臺北市場的多元與創新,也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感受市場的熱情與美味。」。        今年度市場節以「東方、西方點心」為主軸進行評選競賽,除了邀請在台外國人,還有美食達人及餐飲業界主廚共同擔任評審,從食品口味、食材運用、料理創意進行綜合評分,以近乎國際級的評選規格,進行評選天下第一攤金賞得主。曾獲金鐘獎節目主持人獎的吳鳳表示:「今年參賽的點心攤商實力相當堅強,無論是將綿密香甜的芋泥包入粽葉內,甜香四溢的五福芋泥粽,或是嚴選日法頂級食材與屏東鮮奶,佛手柑與奶香交織出貴族級甜點體驗的伯爵茶可麗露,不僅融合了傳統與創新,更展現出臺北傳統市場職人的好手藝。」此外活動現場也設有「漫遊好市・品味在地」特展,呈現臺北市推動市場食品安全與環境改善的成果,打造最令人安心的市場遊逛環境。        臺北市市場處補充表示,今年市場節除精彩競賽外,現場同步販售限量八折消費券,另有多項專屬優惠,凡持2025世壯運參賽證明者還可享限量加碼好康;活動期間全面導入無現金交易,並提供快遞代叫服務,讓民眾輕鬆逛市集、方便買美食。活動第二天(4日)也將販售限量100份的點心美饌,還有豐富舞台活動,包括親子互動表演,「我是食材知識王」、「市場估價王」等趣味競賽,邀請民眾闔家蒞臨圓山花博公園長廊廣場,共同感受臺北傳統市場的魅力與活力。詳細資訊請鎖定 Facebook 粉絲團「臺北好市發聲」(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arket)。 資料詳洽:臺北市市場處 簡靖閎 科長 (02)2550-5220分機2100臺北市市場處 鐘啓芳 科員 (02)2550-5220分機2136純粹創意整合行銷公司 蔡宗益0912-148-749純粹創意整合行銷公司 余若嵐0988-828-802

2025/5/3

為鼓勵18至30歲青年走向世界、拓展國際視野與農業實務能力,農業部表示,本年度與教育部共同執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本年第二梯次推動時程,本部精心規劃「海外翱翔組」三大專案,業於5月1日公告開放申請,內容涵蓋農業經營人才養成、動物防疫實務及原鄉林業與文化共管等領域,邀請有志青年投身國際農業見習行列,展開屬於自己的全球農業見學旅程。   農業部說明,本次專案包括:「打造農業CEO」、「防疫見學GO」、「與『林』同行-原鄉山林共生交流」,是由國際事務司、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共同規劃,並結合Nuffield International、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澳洲原住民北領地等國際夥伴機構共同推動,提供臺灣青年深入參與國際農業、永續發展及文化交流的實踐機會。 本次農業部推出三項專案內容摘要如下: D-1-15|防疫見學GO:前往WOAH設於日本東京的亞太區域代表處,深入了解國際動物疫病防治策略,強化對臺日農業合作、貿易與技術交流的理解,以協助畜產領域從業青年防疫專業能力與國際視野為目標。 D-1-16|打造農業CEO:與Nuffield International合作,赴澳洲參與Nuffield Australia之當代學者年度會議進行農業領袖培訓課程,並前往CSIRO(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及當地鱸魚養殖場實習,從研發創新到實地經營,強化國際農業經營與永續發展能力,培育具全球競爭力的農業CEO。 D-10-13|與「林」同行-原鄉山林共生交流:深入澳洲北領地,與原住民巡護員同行,學習原住民族如何與山林共生,探索原民文化與林業永續的相互依存關係,並學習當地進行森林防火、外來物種控制、生態監測等工作,激發青年對自然資源與文化保存的新思維。 詳細專案內容及申請資訊請至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官網查詢:https://twpathfinder.org/   農業部強調,青年百億基金另有「築夢工廠組」,更鼓勵青年農民主動提案,提案者只要提出想達成的夢想和執行構想,獲選者將獲專案輔導協助完善計畫,讓青年將構想化為行動。農業部將做青年最堅實的後盾,讓農業人才帶著臺灣農業軟實力走向國際,實現自我成長與未來發展。   農業部表示,此次推出的「海外翱翔組」三項專案,專為18至30歲青年量身打造,聚焦於國際農業見習與領導力養成,農業部將陸續推出針對30歲以上中堅農業經營者的農業領導力培育計畫,與青年方案接軌,打造完整農業人才梯隊,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創新能力的下一代農業領袖。

2025/5/2

錦安市場「溫馨五月」市集四重好禮,購物還有機會抽好康驚喜連連       臺北市大安區公有錦安市場昭和町,即將於5月3日至5月10日舉辦「溫馨五月・漫步昭和町」活動,邀請市民與國際旅人一同走進這片充滿昭和風情的懷舊角落,感受40至50年代的獨特魅力。       昭和町專區以販售古物、老茶、老酒與經典鐵皮玩具聞名,是收藏愛好者與文青族群的天堂。活動期間推出四重大禮,驚喜連連:1.來店即贈小禮:凡於活動期間造訪昭和町專區,即可獲得精美來店禮一份。*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2.消費送摸彩卷:單筆消費不限金額即可獲得摸彩卷一張。3.說出世大運比賽資訊再送現金摸彩卷:只要說出世大運的比賽日期與內容,即可再加碼獲得現金摸彩卷!4.外國朋友專屬禮遇:凡外籍旅客出示護照或外國身分證明,即可免費獲得200元消費券一張!摸彩時間:5月10日(六)下午2點,現場抽出多項好禮,錯過可惜!誠摯邀請您在五月的陽光下,一同漫步昭和町,挖掘歷史的溫度、收藏時光的記憶!活動時間:2025/05/03(六) - 2025/05/09(五)11:00 ~ 19:002025/05/10 (六) 14:00 抽獎 市場地點:臺北市永康街60號營業時間:週一~週日14:00-21:00

2025/5/1

為利農業生產過程使用的塑膠資材(簡稱農業塑膠)循環再利用,農業部輔導設置回收清洗場域,此外為提供場域運作及消除農民自行載運農業塑膠至清洗場域的適法疑慮,農業部於本(4)月30日公告「可循環利用農業塑膠資材田間回收、載運及清洗循環作業指引」,明確規範農業塑膠資材的範圍、種類,並建立回收、載運及查核的機制,跨部會合作解決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問題,期達成全循環零廢棄目標。   農業部表示,由於農業生產環境的特殊性,農業塑膠使用後常夾雜土石異物,需經清洗才能再利用。為落實農業塑膠再次回歸資源循環體系,推動地方環保部門及農業部門合作維護農業生產環境品質,農業部與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積極研商,由農業部訂定「可循環利用農業塑膠資材田間回收、載運及清洗循環作業指引」,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之農業塑膠從「廢棄物」轉變為有用的「剩餘資源」進行管理。農民、農民團體、清洗場域及清運業者,只要依據指引之管理機制,即可將農業塑膠運送至農業部輔導建置的清洗場域,處理後進行跨域再利用。   農業部說明,農業用地膜(簡稱農膜)、棚膜、穴盤、肥料袋等農業塑膠,是農業生產過程不可或缺的資材,例如:農膜具有抑制雜草及調整土壤溫、濕度等功能;棚膜則具有防風、防霜害、提升農產品品質等功能。為將農業塑膠循環再利用,農業部自110年起,建立農膜回收機制,補助農民購置農膜回收設備,提高回收效率。113年輔導設置農業塑膠清洗循環場域,將非生物性農業剩餘資源(如地膜、棚膜、塑膠網等)進行收集及清洗,作為再利用機構之塑膠粒料原料,增加環保回收業者回收意願。   農業部進一步說明,本次指引除農膜外,將溫網室塑膠布、菇類培植廢棄包塑膠、PP編織袋、塑膠網、塑膠繩、塑膠管(盆、盤)製品等,總計7類農業塑膠納入,藉此擴大輔導處理範圍以符合農民實際所需。為維護農業生產環境,避免農業塑膠遭違法棄置或流向不明,本指引亦要求載運單位應配合各縣市政府環保單位稽查,並落實流向通報以利控管。   農業部強調,農業剩餘資源全循環零廢棄是農業部施政重點,也是2040農業淨零排放的主軸之一。藉由此次農業塑膠指引的訂定,建立農業部門與環境部門合作機制。未來將持續偕同其他部會及地方政府,合作推動農業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達成農業剩餘資源全循環零廢棄之目標。

2025/4/30

農業部主辦之「鏈結南半球:臺澳農業新視野2025農業合作與市場發展分享會」於今(29)日舉行,現場與線上逾130位產官學研界代表展開多元經驗與策略的交流,凝聚跨領域合作共識,希冀以臺灣農企業技術與澳洲公私夥伴共同推動以在地生產者需求為優先之合作關係,並鼓勵青年及農企業勇敢走向國際逐夢,協助將臺灣品牌之優質農業團隊推上全球舞台。   農業部表示,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貿易競爭的加劇,臺灣農業必須邁向高值化與永續發展,政府作為推手與夥伴,將透過與各國農業合作機會,因應業者需求,協助突破現況、迎接轉型契機,並強調澳洲不僅是臺灣南向布局的重要夥伴,更在智慧農業、食農安全、生物防疫及綠色永續等領域具高度共識,透過本次分享會期待建構臺澳雙方更具策略性的合作架構,共創雙贏。   農業部強調,落實產業交流為雙邊農業合作會議的終極目標,本次會議分享2025年臺澳農業合作會議之產業參團經驗、Evoke AG國際農業高峰會針對「食農供應鏈透明化」及「零石化燃料農園模式」趨勢觀察、澳洲市場投資誘因及限制、生物安全管理與農工跨國合作等方面的第一手經驗,以及比較臺澳食農產業之優異互補,未來具潛力發展之農業顧問管理產業等實務議題,有助業界掌握國際趨勢與風險管理策略,並探索跨國合作新模式與市場布局機會。   在壓軸環節,農業部揭示即將啟動兩大「國際農業領導力發展計畫」,包括:結合「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與各國際組織、Nuffield International及雙邊合作夥伴國共同推動「次世代農業青年領袖培育營」(1830歲),鼓勵青年赴海外學習農業經營與創新實務;以及推動「Nuffield農業領導力培育計畫」(30歲以上),培養具國際視野的中堅農業經營者,成為臺灣與全球接軌的關鍵領袖人才。農業部表示,這不僅是個人發展的機會,更是「為地方、為臺灣」農業產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路徑,呼籲青年農民與企業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主動分享其在友善農法、地方創生與環境永續上的努力,透過真實故事與社會價值轉譯,推動臺灣農業邁向永續新常態,強化消費端認同,也促進國際綠色農產貿易發展。

資料來源 © 行政院農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