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環南市場於114年10月15日晚間在一期B2冰櫃區發生火災,消防受信總機、泡沫灑水、排煙及緊急廣播系統均正常啟動。市場處依消防法規每年度辦理2次消防申報,其中上半年度消防檢查已於114年6月24日合格,另因火災受損之消防設備,亦於114年10月29日複查合格。本處依消防複查合格結果於議會上說明,並無媒體報導所稱說謊之情事。消防局另於114年11月10日就環南市場全區辦理消防設備檢查,其中6樓排煙設備進風馬達故障部分,本處刻請廠商於11月20日前完成修繕。事故發生後,市場處已將火災現場影像、設備紀錄等相關資料,提供予消防局火災調查組進行火災調查,惟消防系統之相關數據報告需經專業人員解讀判定。另關於近日新聞報導指稱火災當下消防系統被關閉一事,本處將立即啟動行政調查,相關處置將以火災調查報告結果為依據,持續精進並執行必要改善措施,確保市場環境及民眾安全。        目前環南市場地下2樓及地下1樓設有停車空間及冰櫃,1樓則為攤位及部分停車位。市場處依停車空間及冰櫃分別與環南市場自治會簽訂行政契約委託管理。針對媒體報導「自治會經市場處同意後,才向攤商多收4,000元,當作清潔費」一事,市場處澄清,停車費率除依停車證載明收費標準收取外,另須依行政契約第6條約定,應經環南市場代表會會議決議後實施,市場處並未同意契約規定以外費用之收取。此外,汽車停車位係提供車輛停放使用,於停車格內理貨恐有違反「臺北市政府處理建築物違規使用要點」規定疑慮,另市場處將邀集相關單位聯合稽查,確保空間使用之合法,並於114年8月4日及9月5日發函要求自治會停車格不得做其他用途,亦不得借用其他名義收取非停車使用費用。後續市場處將依本市零售市場管理自治條例以及停車場使用行政契約相關規定,會同相關單位進行行政查察,如有違規使用情事,將依法處置,以強化市場安全管理,維護市民與攤商權益。

2025/11/19

        為協助生鮮溫體豬肉攤商因非洲豬瘟禁宰禁運期間造成之營業損失,經濟部公告「非洲豬瘟禁宰期間傳統市場豬肉攤商營業損失補助方案」,協助各縣市政府列管有案之公民有零售市場及攤販集中場,專營販售生鮮溫體豬肉相關產品之攤商度過停業期間,穩定生計。繼第一梯次就臺北市權管之公民有零售市場及攤販集中場(區)調查造冊後,經濟部亦發布新聞稿「將本著積極協助之精神,支持豬肉攤商度過難關,只要地方政府願意造冊列管,經濟部皆會從寬認定,納入補助對象。」故非屬前開場域之生鮮豬肉攤商,臺北市市場處將自即日起至12月14日止受理申請,後續將協助統一造冊送經濟部審核,審核通過者每攤可獲得新臺幣3萬元之補助。        第一梯次之補助對象係就臺北市權管之公民有零售市場及攤販集中場(區),已完成造冊,此次為協助非屬上開場域之生鮮豬肉攤商度過難關,只要實際營業地點位於臺北市轄區內,且於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前即從事生鮮溫體豬肉之攤商,因配合政府政策暫停販售造成損失,並可提出相關供貨或屠宰證明及切結書者,市場處將會協助符合規定之攤商統一造冊並提報經濟部審核,符合資格者,經濟部會將補助款直接撥入攤商提供之金融帳戶內。            第二梯次之補助申請分為二類方式辦理,第一類為臺北市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會員,由公會統一造冊送市場處轉請經濟部審核;第二類為非屬第一梯次及上開公會之生鮮豬肉攤商,需主動向市場處提出書面申請,並檢附合格之肉品進貨、供貨、銷貨單或屠宰證明(於114年9月1日起至10月31日期間,任一日或任一個月)、現場攤位營業照片、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及金融帳號存摺封面影本等資料,以郵寄或親送方式送達市場處(地址:103012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段21號6樓),信封註明「經濟部豬肉攤商補助申請,攤販科收」,申請期限自即日起至114年12月14日止,以郵戳為憑,證件或相關書表文件不全及逾期者不予受理,此外,為維護民眾食安權益及疫情管理需求,第二梯次之造冊申請攤商,未來將由本府相關權責機關(警察、消防、衛生、環保、商業處及市場處等…)不定期查察,並列為爾後本府食安及疫情專案分工之列管對象,相關申請書表文件可至市場處官網公告 (https://www.tcma.gov.taipei/)查詢,若有疑問可撥打市場處電話(02)2550-5220,分機2416洽詢。

2025/11/19

為協助因應非洲豬瘟禁運禁宰措施期間受到影響的養豬戶順利辦理補助申請,農業部委託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自11月18日至12月3日於全國各鄉鎮農會辦理45場次「一站式收件服務」(場次規劃表詳如https://reurl.cc/W8rmD5),由專人深入各地協助豬農現場填寫資料並受理申請,提供即時諮詢,減輕農民奔波負擔。   農業部表示,本次一站式服務包含一般養豬場及廚餘養豬場相關補助,畜產會將依排定日期派員進駐各地鄉鎮區農會,提供上午10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的現場收件作業。農民若因事無法於當日到場,亦可經由所在地鄉鎮農會協助後續補件或改至其他場次辦理,讓申請程序更為便利。   為加速審查進度,農業部提醒養豬農民,申請時務必攜帶以下資料: 1.畜牧場登記證或畜禽飼養登記證影本。 2.領款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3.領款人存摺影本。 4.負責人、領款人印章。 5.近期牧場飼養情形照片至少2張或出豬單影本。 6.飼料類產品之購買憑證。 7.申請書。 8.申領/申請委託書:若補貼非由負責人申領/申請時須檢附。 9.領據。 10.切結書。   其中申請書、申領/申請委託書、領據、切結書等表單,現場亦備有空白表單供填寫。   本次收件服務覆蓋雲林、屏東、彰化、台南、高雄、嘉義、桃園、台中、新北、苗栗、新竹、南投、宜蘭、花蓮、台東及金門等16縣市,共計45場次。農業部呼籲符合資格之養豬戶就近利用各鄉鎮區農會的收件服務,以加速補助作業並協助養豬產業穩健運作。   農業部並說明,若豬農因故未能於畜產會現場服務日到場申請,亦已規劃周全的替代作業方式,確保豬農能順利提出申請,不因時間限制而影響權益。豬農如尚未取得申請表,可直接撥打畜產會客服專線 0800-557-998 ,由專人寄送紙本表格,或以手機掃描 QR Code 線上完成登記後,由畜產會寄送申請表至豬農住址。此外,各鄉鎮農會亦備有空白申請表、填寫範例及回郵信封,豬農可現場領取後填寫並自行寄回畜產會。   若豬農已完成申請表單並親送至所在地農會,農會將協助代收並通知畜產會派員領取,或協助以回郵方式寄送至畜產會,減少豬農往返奔波。農業部強調,此次補助為協助減輕養豬場因防疫期間禁運禁宰所受影響,相關辦理流程均朝向更加便利、友善與高效率,以確保豬農權益並持續支持養豬產業穩健運作。

2025/11/19

農業部今(18)日舉辦「農業物聯網發展計畫」全程計畫成果發表暨授權簽約,陳駿季部長除了肯定5年來的豐碩成果,並感謝產學研各界齊心努力推動。會場展示農糧、畜禽及養殖漁業3大領域之重要成果,包括植物害物燈照抑制系統、鱸魚智能生產決策、豬場物聯網資料庫等技術商品,並邀請業者及縣市政府分享物聯網技術運用效益經驗,發表會現場更有新技術授權簽約,期吸引更多業者投入智慧農業,加速數位技術擴散運用。 結合臺灣資通訊技術優勢 促進農業轉型智慧化   陳部長開場致詞時表示,面對氣候變遷與供應鏈重組挑戰,以及農業人力短缺困境,農業部自110年起至114年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農業物聯網發展計畫」,期透過智慧農業的導入,促使企業營運模式、農業生產樣態及整體農村風貌的轉變。該部運用臺灣資通訊技術優勢,結合農業實務需求,透過資料連結、設備自動化及決策輔助,計畫執行迄今已有62項創新科技落地實施,1,152個產銷場域農漁畜多元應用,建構全國農漁畜產業場域200處物聯網應用據點,提升產值超過1.26億元,促進業者投資導入智慧農業逾2.12億元,有效減少生產人力與營運成本,帶動農民收益達1.01億元。 數位基盤與人才雙輪驅動 引領智慧農業整體升級   農業部指出,計畫執行期間推動各區農業場域通訊建設,迄今已優化場域通訊31處,網路下載速率提升5倍,奠定智慧農業資料流通基礎。另為加速智農數位技術與國際接軌,透過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制定「智慧農業感測資料格式標準與測試規範」,使數據資料串聯更有效率。此外,因應數位轉型之人才培育需求,協助培訓產業團體及公部門人員,強化數位技能與談判力,農業線上課程與數位學分班已開設142堂進行專業培訓,完課數逾2萬人次,培育超過91位具備跨域應用之人才。 物聯網新技術授權簽約 共創農業智慧化新格局   農業部進一步表示,計畫5年共推動14項技術授權,包括該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病蟲害5G全息影像診斷系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基於熱影像之豬隻體表溫度智慧判識模型」、中興大學「家禽特徵器官影像自動檢測與預警系統」及「雞群可見光雷射反應力系統」等技術已有業者洽談授權,特安排於成果發表會中辦理授權簽約,由陳部長擔任見證人,雙方共同合作推動智慧農業技術應用,以期共創農業智慧化新格局。

2025/11/18

全民普發現金一萬元已經開始領取,為鼓勵國人支持國產農漁產品,農業部特別推出「普發現金再升級,農產好禮樂開心!」行銷活動,自即日起至年底,串聯「臺灣農產嘉年華」、「買魚去」、「農良直賣所」、「農村好物網」等農業四大網購平臺,推出多元促銷活動,放大普發現金的價值,歡迎民眾踴躍選購國產優質農漁產品及伴手禮,對農漁民做出最直接的支持。   農業部於官網設置「普發現金再升級,農產好禮樂開心」專區(https://www.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hotid=9987),串聯四大平臺強強聯手,接力推出滿額抽獎、直播好康、農遊體驗。首先登場的是「買魚去」,即日起至11月21日止,主打金目鱸、龍虎斑、臺灣鯛三兄弟,精選23項優惠組合,搭配會員搶先購、會員點數5倍送、快閃優惠連三檔,還有網紅直播折扣碼等多重優惠。   「臺灣農產嘉年華」自11月17日起至12月7日與國內各家電商合作,推出多項農漁畜產品滿千送百、粉絲解鎖開啟抽獎專區、消費發票登錄抽好禮等多項優惠活動及大獎等你抽,11月19日還有蔡季芳老師(阿芳老師)直播帶你逛,一起嚐嚐這塊寶島上的鮮美和甘甜。此外,「農良直賣所」於11月17日起至12月5日推出滿1,500元即享一次禮券抽獎,每筆訂單都享有中獎機會,持續帶動消費買氣。最後壓軸登場的「農村好物網」,則是自11月24日起至12月底推出全國各地優質農村好物及農業旅遊資訊相關活動,包括12月6日及7日在新竹關西服務區的「農村好物市集」消費滿千即可抽農遊住宿券,同時透過「農村好店地圖」推薦優質旅遊與消費商家,年底前滿額消費還可參加多項抽獎活動,招待大家體驗農村旅遊。   農業部表示,藉由平臺聯合行銷,結合重要節慶刺激消費,不僅能提升消費者支持購買優質國產農漁產品意願,更能促進電商及農村業者與農民及農產供應端的跨域合作,開拓消費管道以強化國產農產品與伴手禮的市場曝光與銷售力道,吸引消費者持續參與,打造年底最強的「農產購物月」。   農業部將持續透過多元通路與創新行銷,推動農漁產品電商升級,讓全民開心消費、農民穩定收益,共創「買得開心、吃得安心、農民安心」的多贏局面。

2025/11/15

        2025優良市集暨樂活攤評鑑及臺北夜市打牙祭頒獎典禮,於11月14日,於臺北市格萊天漾大飯店盛大舉行,當晚臺北市各大公有零售市場、攤販集中場自治會代表及攤商受邀出席,一同分享榮耀與喜悅,並由蔣萬安市長親自頒獎,不僅展現臺北市市集產業之蓬勃發展,更讓外界看見臺北市政府與產業端攜手合作,努力提升市集產業整體經營品質與績效的決心。        本次受邀出席之名單,計有榮獲優良市集47處(五星金賞2處、五星5處、四星12處及三星28處),樂活名攤30攤(五星金賞1攤及五星29攤);另外市場處主辦之「2025臺北夜市打牙祭」活動亦透過網路人氣票選,自臺北市17處夜市中,票選出夜市神美食獎攤商共計33組,以及明日之星獎共計5組,所有得獎者齊聚一堂,讓頒獎典禮現場隆重且溫馨。蔣萬安市長除了為得獎者獻上祝福以外,更感謝與會市集自治會與攤商代表,致力於自我提升,積極為消費者創造最舒適便利之消費體驗,使臺北市累積了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讓臺北市不單單只是首善之都,更揚名國際。        同時市長也提及,今年透過挹注6,169.5萬元市集精進及行銷補助計畫經費,協助改善公有零售市場及攤集場等場域軟硬體設施設備,並舉辦各式行銷活動,展現了各大市集不同之文化與魅力;另外市府也將持續強化食安環境,每年輔導攤商辦理食材登錄及GHP輔導,讓民眾買得安心、吃的放心;市長更期許未來臺北市各大市集及夜市,對內成為在地市民日常生活消費之核心,對外更能傳承臺北市庶民文化,結合觀光文化景點,吸引國內外遊客至臺北市遊逛,體驗臺北市之獨特魅力。

2025/11/15

鳳凰颱風因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造成強烈降雨,導致東部農業產生嚴重災情,農業部於今(14)日主動公告宜蘭縣、花蓮縣及臺東縣嚴重受災地區與品項,將簡化行政程序,儘速核撥救助經費,以協助受災農民加速復耕復養。   農業部表示,截至11月14日上午11時,受鳳凰颱風影響,已造成全臺農業損失達新臺幣1億2,142萬元,其中花蓮縣損失約1億681萬元,占全臺農損88%。農業部於11月13日經專家會議討論,決定主動公告宜蘭縣、花蓮縣及臺東縣為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   農業部指出,鳳凰颱風爲宜蘭縣帶來連日超過600毫米的累計致災降雨量,經派員勘查發現,當地柑桔類果樹有出現落果、裂果情形,部分農作物因淹水造成根系腐爛、葉片破損及作物倒伏等災損,以及雞隻死亡情形。為加速恢復生產,農業部已公告宜蘭縣全縣14項農糧作物及蘇澳鎮雞全品項,納入現金救助與低利貸款範圍。另花蓮縣鳳林鎮及萬榮鄉部分地段,受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影響,下游田區多處遭泥流掩埋,因此主動公告該二鄉鎮部分地段為農產業全品項救助。本次公告救助區域及品項如下: * 宜蘭縣: o 全縣:大豆、高梁、金柑、茂谷柑、柳橙、其他柑橘、草莓、青蔥、萵苣、青蒜(含蔥仔蒜)、食用玉米、食用番茄、結球白菜、其他葉菜。 o 蘇澳鎮:雞全品項。 * 花蓮縣: o 全縣:大豆、蕎麥。 o 鳳林鎮(長橋段、中心埔段)、萬榮鄉(萬利段):農產業全品項。 * 臺東縣: o 成功鎮、東河鄉、長濱鄉:蕎麥。   農業部表示,其他地區農作物及產物亦因鳳凰颱風造成不同程度災損,已派員即時勘查,並將依災情公告救助範圍。對於尚未列入救助項目或可能出現遲發性災損的品項,農業部將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視後續損害情況依規定啟動救助,確保所有受災農民都能獲得即時協助。

2025/11/13

有關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執行「114年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近日由彰化縣衛生局於市售雞蛋抽驗中發現檢出芬普尼殘留案,農業部表示,文雅畜牧場(下稱案例場)於前(10)日全面移動管制並啟動逐批採檢程序,昨(11)日再驗出雞蛋、蛋雞羽毛樣品含有芬普尼及其代謝物不合格,該場飼主涉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農業部已建議彰化縣政府依該法加重裁罰,全案將移由檢調單位深入偵辦,以釐清污染來源與責任。   農業部強調,為配合食藥署追查近期雞蛋殘留芬普尼的原因,已將案例場雞蛋溯源標籤全面回收停發,並請彰化縣動物防疫所將案例場移動管制,該場所有交付給食品業者之蛋品,須經逐批檢驗合格後才可出售。本案經彰化縣政府於10日至案例場採檢雞蛋9件、蛋雞羽毛1件、飲用水水質2件、飼料2件及周圍農田土壤1件,共計15件樣品送由中央畜產會檢驗,檢測結果其中一件雞蛋檢出芬普尼代謝物0.03ppm、蛋雞羽毛含芬普尼0.27ppm及其代謝物0.13ppm,其餘檢體則未檢出。本案飼主涉嫌違反動物用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除將由彰化縣政府加重裁罰外,全案已移送檢調釐清詳細污染原因。   此外,彰化縣政府於昨(11)日再次至該場採集雞隻內臟(肝、腎)、肌肉、脂肪及蛋品樣品,農業部也將持續追蹤檢驗結果。農業部補充,該部自106年9月6日已公告禁止使用芬普尼水懸劑於經濟動物,違者可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裁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如造成危害人體健康,則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農業部強調,此事件為首例藉雞蛋溯源編碼追蹤到問題蛋品,未來將持續強化雞蛋噴印溯源管理,嚴格把關禽蛋食品安全。   食藥署也強調,文雅畜牧場不符規定的蛋品,一顆也不能出場,食藥署持續執行後市場蛋品監測,堅守食安優先,維護國人健康。

2025/11/13

針對鳳凰颱風帶來連日豪雨,造成宜蘭等地農業災情,行政院卓榮泰院長今(12)日由農業部陳駿季部長陪同,前往宜蘭縣三星鄉,實地勘查青蔥受損情形。卓院長除表達對受災農民的關切外,並立即指示農業部務必秉持「認定從寬、程序從簡、救助從速」三大原則,儘速辦理救助,並啟動各項技術與產業輔導措施,全力協助農民儘速復耕復建,降低災害損失。   農業部表示,受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近日強降雨集中於東部地區,經初步彙整,全國農作物受損面積約315公頃,主要受損作物為水稻、蕎麥、大豆。其中,宜蘭縣災情較為嚴重,包含大豆、青蔥、茂谷柑、金柑、食用玉米等均傳出災情,主要受損情形為田區淹水、植株倒伏及葉片折損,相關災情正由地方政府持續現地勘查彙報中。   卓院長指出,本次鳳凰颱風對宜蘭地區農作物造成嚴重災損,政府感同身受,農業部必須基於照顧農民的立場,持續盤點各地受損情形,針對嚴重受損品項儘速公告為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地區。卓院長特別強調,後續行政程序必須簡化並加速,務必達到「認定從寬、程序從簡、救助從速」之目標,並同步提供低利貸款協助,確保農民能儘速領到救助金與相關經費支持,早日復耕、復建。   農業部說明,在確認災情後會立即公告辦理救助,亦已責成所屬試驗改良場所啟動「災後復原輔導服務團」,深入田間主動協助受災農友進行復建工作,包含後續的整枝修剪、病蟲害防治、肥培管理等關鍵作業,並提供專業的病蟲害防治用藥指導及農業設施重建協助,務求將農民損失降至最低。   農業部補充,卓榮泰院長指示應輔導農民強化田間管理、改善聯外排水系統、提升防災意識,另也應積極推動韌性防災設施,以減少未來極端氣候帶來的災損。針對青蔥產業,農業部將持續推動多元輔導措施,包括推廣耐熱新品種、利用設施降低颱風影響、輔導農民團體設置冷凍加工設備以調節供需,並推動產銷履歷驗證,從根本強化產業韌性,確保農民收益與消費者食用安全。

2025/11/13

受鳳凰颱風影響,造成農業災情,經本部農糧署及畜牧司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至11月12日17時止),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1,122萬元,說明如下: 一、縣市受損情形: 以花蓮縣損失534萬元(占48%)、宜蘭縣損失421萬元(占38%)及臺東縣損失167萬元(占15%)較為嚴重。 單位:千元 縣市別 合計 農林漁牧業產物損失 民間設施 損失 小計 農產 畜產 漁產 林產 總計 11,217 7,697 6,770 927 - - 3,520 花蓮縣 5,339 1,819 1,819 - - - 3,520 宜蘭縣 4,212 4,212 3,286 927 - - - 臺東縣 1,665 1,665 1,665 - - - - 二、農產損失: (一)估計損失金額677萬元,農作物被害面積315公頃,被害程度24%,換算無收穫面積77公頃,受損作物主要為二期水稻,被害面積80公頃,損害程度26%,換算無收穫面積21公頃,損失金額233萬元,其次為蕎麥、大豆、茂谷柑及青蒜等。 (二)前五大受損農作物: 被害項目 被害面積 被害程度 換算無收穫面積 損失金額 (公頃) (%) (公頃) (千元) 二期水稻 80 26 21 2,331 蕎麥 177 21 37 1,153 大豆 40 32 13 988 茂谷柑 7 26 2 988 青蒜 2 33 0.8 344 三、畜產損失:估計損失金額93萬元,受損畜禽主要為雞2.8萬隻。 四、民間設施損失:估計損失金額352萬元,主因花蓮縣農田埋沒4.4公頃。 五、本災情報告資料持續彙整更新中。

2025/11/12

農業部於今(11)日舉辦第4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暨114年特色家政班頒獎典禮,由主任秘書林家榮親自出席並頒發獎項,肯定各地農(漁)會與農村社區在農村推動綠色照顧服務的努力,並表達對家政推廣工作的支持。與過去屆次相比,本屆綠色照顧典範擴大表揚範圍,分開遴選全國優良的農民團體與農村社區典範,更同時表揚優秀特色家政班,期望藉由公開獎勵建立標竿典範,鼓勵更多人投入農村高齡照顧服務與家政推廣,共同展現綠色照顧與家政推廣共榮的亮眼成果。 典範引領共好 發掘深耕農村高齡照顧與家政班標竿   農業部指出,本次典禮共頒發第4屆全國十大綠色照顧典範及114年特色家政班,其中綠色照顧典範總計69家農(漁)會及79個農村社區參與角逐,經初審及複審作業,農民團體組最終選出23家農(漁)會,包括10家十大綠色照顧農民團體優良典範、4家綠色關懷服務獎、4家綠色學習標竿獎及5家綠色健康楷模獎;至於農村社區組則選出20家農村社區,包括10家十大綠色照顧農村社區優良典範、2家綠場域友善獎、3家綠飲食共好獎、3家綠療育學習獎及2家綠陪伴服務獎。   在114年特色家政班徵選方面,本屆以「味之香」、「人之美」及「手之巧」為題,代表飲食料理、公共服務及特色手作等3個家政推廣特色,先由各市(縣)級農會轄內評比,總計112家農會參與徵選,經書面與簡報評選後,最終選出20家特色家政班獲獎、6家佳作及15家入圍,共頒發41個獎項,建立標竿學習,展現各家政班與時俱進的特質及其對在地的貢獻。 持續深耕農村照顧網絡 共創幸福永續農村   農業部說明,本屆獲選的十大綠色照顧優良農民團體典範,包括復興區農會、芎林鄉農會、霧峰區農會、二林鎮農會、和美鎮農會、花壇鄉農會、彰化區漁會、布袋鎮農會、後壁區農會及鹽水區農會;十大綠色照顧優良農村社區典範則為福成社區、高原社區、海山社區、埔頂社區、雙湖社區、南佃社區、糖廠社區、隘寮社區、東片社區及豐泉社區。這些得獎單位善用農業多功能特性,結合在地資源與社區能量,推動多元學習課程、健康供餐、志工關懷與綠場域營造,讓長輩在綠色照顧站課程活動中重拾自信與笑容,體現農村的溫度與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農會家政推廣業務將於明(115)年邁入70週年年,家政班組織為推廣業務永續經營的重要資本,長久以來協助班員開發第二專長、活化銀髮人力並推動志工服務,展現家政推廣的柔性力量與永續價值。近年更結合農業、文化及創意手作,形塑各地具特色的家政班,成為推動家政班員賦能的重要動能。   農業部進一步強調,綠色照顧推動5年有成,迄今已輔導137家農(漁)會與302個農村社區執行綠色照顧計畫,透過辦理綠療育課程、綠飲食供餐及關懷服務,累計受益高齡者達194萬人次,高齡友善場域改善超過500處。未來將持續配合長照政策,建構友善自主高齡生活環境,擴展全國各地綠色照顧站點,鼓勵各地農漁會及社區共同打造高齡友善環境,並藉由家政推廣課程與志願服務,深化農村文化傳承與產業共榮,攜手實現農業永續與長者幸福共好的願景。

2025/11/9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花開三盛事: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於今(8)日盛大開幕,活動至11月30日止,為期23天,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農業部於11月8日舉辦啟動儀式,由次長胡忠一、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張定霖,偕同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新社農會總幹事羅文正等貴賓進行彩球飛舞儀式,象徵大山城地區美麗的花季到來,帶給現場每一位賓客滿滿的祝福。 農業部積極推動六級產業,胡次長特別感謝臺中市政府團隊多年來與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打造新社花海這個國際盛事,並強調今年玫瑰主題展展示50種玫瑰,呈現種苗場在品種研發及品種權保護上投入的用心與實力。胡次長也邀請來自國內外的遊客前往青農特展區及山城產業推廣區消費,用行動支持山城優良的農產、體驗山城區的深度旅遊。 種苗場場長張定霖表示,新社花海歷經20 年,已成為中部地區重要盛事。今年花海活動面積達39.5公頃,花海景觀面積12.5公頃,活動區域內一共呈現120種花卉品種,包含高達6萬株一串紅、粉萼鼠尾草、萬壽菊及雞冠花等花卉,展現出迎接花漾新時代及追求溫暖幸福意象。另本次花海還結合飛天小女警為主題的「臺中國際花毯節」及中部8縣市共同策展之「中臺灣農業行銷展售會」,加上展區3大主題「金門特展」、「青農特展」、「山城農產推廣」等精彩展出內容,並提醒目前花況約三成,預計下一個禮拜將進入正花期,歡迎民眾來訪賞花,享受農特產品及農業文化,並把握機會了解種苗場多年的創意與研發。 農業部強調,2025新社花海活動涵蓋4個例假日,活動期間會場周圍將實施交通管制,前往新社花海的民眾請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配合今年規劃平日3線、假日加至5線的接駁專車服務,盡興樂遊花海之旅。歡迎民眾於「2025新社花海」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xinsheflowersea)查詢最新活動訊息。

2025/11/8

2025台北國際旅展於11月7日(星期五)至11月10日(星期一)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登場。農業部以永續精神設立「農遊館」及「國家森林館」,運用「土地到生活的100%永續行動」及「山林製造」策展主題,透過精彩活動體驗及遊程商品行銷,邀請民眾體驗大自然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魅力,為國民旅遊注入永續行動力。本次也特別邀請花蓮馬太鞍休閒農業區的大全社區業者參與,並展售農村商品及分享地方文化與永續精神,期待民眾在旅展期間以行動支持受災地區的農村夥伴,也讓我們共同為花蓮盡一份心力。 「農遊館」從土地到生活的100%永續行動、農遊新體驗   「農遊館」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以「永續農遊」為年度主題,整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精選全臺獲得「GTS綠色旅行標章」、「CU-GSTC國際永續飯店認證」或「特色農業旅遊場域認證PLUS-永續行為認證」的優質場域,呈現從農村土地出發的綠色旅遊行動。透過導覽與互動體驗,邀請全民以負責任旅遊的方式親近土地,體驗「從土地開始,100%連結永續旅遊」的真實感動,讓旅行不只是放鬆,更是愛土地的生活實踐。 本次受邀參展業者均持續關注永續議題,其中好時節休閒農場以黑水虻循環農業打造零廚餘零浪費生態農場;飛牛牧場推動畜牧節能與碳足跡減量,實踐資源循環利用;虱目魚主題館以全魚利用實踐產業循環,推廣永續食魚文化。另外,莓圃休閒農園、台灣味噌釀造文化館、宏展農場、和菓森林紅茶莊園、大鋤花間咖啡生態農場、君達休閒農場、青山農場、關山鎮農會米國學校等,均持續運用友善農法、低碳、全利用、在地食材等,將永續行動落實於企業營運。 「國家森林館」推廣永續山林之消費生態,創造自然與生活的美好循環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森林消費品牌「山林製造」為策展主題,打造「國家森林館」,將運用臺灣森林的各式美好元素設計製作的優質商品帶進展館,如手工揉製而成的臺灣山茶紅茶、嚴選谷關高山環境30年以上老松樹松針萃取的五葉松原汁、特富野部落與自然共生的阿里山飛鼠咖啡,以及今年新推出的領角鴞與合歡山寶鳥娃娃、特有種鳥類金屬徽章、臺灣特有種刺繡吊牌,都可以在這次旅展一次打包帶回家!林業保育署希望透過推廣永續山林的消費生態,讓大眾感受山林的價值與美好,同時增進山村部落居民經濟惠益,為自然與生活創造美好循環。 農業旅遊六重優惠、農業易遊網會員回娘家、農遊館舞台活動及手作限時體驗、好康不斷   農業部強調,「農遊館」結合農遊超市、農業易遊網、農村好物,並精選全臺12家參與永續行動農遊業者共同參展,館內提供逾300家農遊業者超過800條精選行程,並帶來逾百項「農村好物」與「農會精選商品」,提供民眾食、宿、玩、買、賞一站式全方位農遊體驗。活動期間,農業易遊網同步推出新舊會員回娘家、現場消費滿500元加贈50元,以及「農遊館」、「國家森林館」、「防檢署」三館集章任務再拿50元等館內消費卷,館內參展業者亦將同步邀請民眾現場體驗、展示農村商品,共同攜手打造好玩又有感的永續農旅遊嘉年華,讓民眾邊玩邊拿獎、邊學邊行動,一起「永續玩臺灣」。

2025/11/8

農業部今(7)日辦理農業科專計畫成果交流活動,展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簡稱高改場)共同開發之小型電動曳引機,經工研院整合國內高性能電池、馬達及電控系統,並由高改場進行電動化底盤改良與場域實測,成功開發輸出功率達15kW(約20馬力)之小型電動曳引機,不僅提升農機作業效能與能源使用效率,亦將成為我國農業邁向電動化與低碳化之新趨勢。本次活動現場交流熱烈踴躍,期透過農業科技創新研發,帶動農業升級轉型。 農業部自95年起推動「農業學界與法人科專計畫」,積極鼓勵學研單位整合研發能量與既有設施,鏈結產業需求及政策方向,聚焦創新性、關鍵性與可擴散性之技術開發,促進成果擴散與應用。農業學界與法人科專計畫迄今共完成81件,平均每件計畫帶動1.84件技術移轉,以及1.94件合作研究或業者投資;政府平均每補助1元,合計創造直接及衍生效益1.08元。其中,110年起配合農業機械化政策,持續鼓勵學研單位聚焦研發省工、省力效益之動力機械設備,以緩解農村人力不足問題,本次展示小型電動曳引機之研究成果,即於111至113年投入開發,以整合國內三電系統自製研發之首臺電動曳引機。 農業部表示,此小型電動曳引機具備高機動性、低噪音及低碳排之特性,適用於溫室與網室等密閉或半密閉田間環境,從15%充至滿電僅需3.5小時,單次充電可連續作業(如翻土)超過4小時,展現優異能源效率與操作便利性,相較傳統柴油曳引機極具經濟效益,更有效減少約40%之碳排放,同時也為因應農業高齡化與人力短缺問題,提供有效之機械化解決方案,彰顯農業邁向綠色轉型之重要價值,目前此技術成果已完成技術移轉谷林科技有限公司。本次活動廣受與會者好評,並肯定電動曳引機具節能減碳、操作安全與維護便利等優勢,對農業機械化升級具實質助益,展現我國在農機電動化領域之創新能量與技術開發。

2025/11/8

今年第 26 號鳳凰颱風正逐漸逼近,根據氣象情資預估,颱風路徑以直接穿越臺灣本島上空的機率最大,預計將於下週二(11 日)起逐漸接近臺灣,下週三(12 日)可能在中南部沿海登陸並穿越臺灣,影響時間較長,且可能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尤其在東半部地區將帶來長時間的劇烈降雨,登陸點陣風預計可達 11 至 13 級,風雨強度不容小覷。為確保農林漁牧全產業領域能即時應變,農業部政務次長黃昭欽於今(7)日下午親自主持整備會議,要求該部各單位必須隨時掌握颱風動態,嚴加防範,並將保障民生農產品供應穩定與維護人身安全視為最高原則。   在民生農產品供應方面,黃次長要求各產業單位必須密切掌握重要農產品供應情況,預為規劃產品調配措施,並特別指示農糧署,提前請合作廠商推出蔬菜優惠專區措施,以及配合新聞或多元媒體管道宣導周知民眾,以穩定農產品供需及價格。   針對可能受強風豪雨嚴重衝擊的中南部養殖區域,黃次長請漁業署務必通知漁民加強防範,除例行性提醒沿海低窪地區養殖業者注意防範海水倒灌、檢查水質、加固設施、發電機及抽水機整備外,由於前次路徑相似的丹娜絲颱風對南部養殖漁業造成重創,黃次長特別提醒相關單位通知前次受災漁民加強固定臨時性飼料桶與養殖設施,避免二次受災,並提醒小型漁船加強繫纜,避免強風影響導致碰撞翻覆。   自7 月以來受丹娜絲、薇帕、楊柳、樺加沙颱風及0728 豪雨接連影響,造成南部及東部地區土石鬆動,黃次長要求相關單位確保搶修開口契約,以及重機具與搶修設備整備到位,俾即時應變,並隨時掌握降雨情況,對可能發生土石流地區加強預警通報,提供相關單位預防性疏散避難建議。   針對馬太鞍溪堰塞湖,黃次長要求相關單位務必加強水體及壩體監測,並依據氣象預報情資落實執行警報發布及相關應變 SOP,務必與花蓮縣政府密切聯繫,提早啟動疏散避難的前置作業,防患於未然。   黃次長也指示相關單位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非必要勿前往山區活動,並勸導已入園遊客考量安全提早下山。針對聯外道路易中斷的森林遊樂區,應確保儲存至少兩週的糧食、水電等物資,以因應收容安置所需。   黃次長也提醒農田水利署,如農業水庫有調節性放水需求,應依相關規定辦理,並務必提早廣播周知鄰近區域民眾,確保安全。如發生灌溉渠道、排水路及構造物受災,應儘速搶修,維持重要農業產區灌排通暢。   農業部強調,本次提早召開鳳凰颱風整備會議,即是為了爭取更多時間加強整備。農業部已完成全面性的災害防救整備,並呼籲全體農林漁畜產業務必及早完成農作物搶收、設施加固、養殖區防護及漁船繫纜等防災措施,也籲請農漁民執行防救災工作務必注意自身安全。農業部將持續嚴密關注颱風動態,颱風過後也將立即啟動災後復原與救助,確保農民權益,並儘速恢復農業生產量能。

資料來源 © 行政院農委會